大約幾個星期前,蕭牧師提起這位女孩,她令我想到另一位學校畢業的同學,因為我覺得她們同樣有一些很值得我欣賞和學習的地方,以下是有關女孩片段。
我並不認識Constance,只曾在一個公開活動上見過她表演,她那麼年輕就患上重病,任誰都會很不開心,但她就是為了不想令家人更加擔心,很快就收拾心情,堅強去面對這個難關。她這種態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在這裡我不是想叫人在發生不愉快事情的時候,勉強去壓抑自己的情緒,我只是想大家不妨想想身邊的人,他們都同樣會不開心,與其任由自己的情緒繼續低落下去,亦無濟於事,不如將之化為動力,做自己能夠做、可以做的事。
就好似Constance,她建立一個facebook專頁,將抗癌經歷放上去,鼓勵大家勇敢面對困難,她又寫了一本書叫《有一種禮物叫痛苦》,將自己不幸化成其他人的祝福。她有一句座右銘「喜樂的心乃是良藥」,就是憑著這種樂觀的態度,使她面對反覆的病情,仍不氣餒。
我認識的那位舊生同樣面對疾病的困擾。人真是無可避免,多少總會遇到困難,有些難到甚至無法克服,青少年的困難可能來自學業成績、與朋友家人相處、感情拍拖問題、甚或最直接的經濟生活困難,而成年人又會面對其他問題。當我見到Constance及那位舊生,她們比我年輕很多,卻面對比我更為嚴峻的難關,我反照自己所面對的困難,就會有一種較為不同的想法。當然我認為每個人的經歷,只有自己本人才能真切感受得到,不適宜以及不應該拿「那個人比那個較辛苦」來作比較,我反而希望大家想想:既然人人同樣都要面對困難,有些人會選擇自怨自艾,採取放棄或半放棄態度,無錯過得『hea』一點、生活是可以較輕鬆,但我覺得在逆境中不放棄這一種精神,是我們作為人,其中一種可貴的地方,而且往往在努力的過程當中,你會不知不覺影響到身邊的人,就好似我所說的那位舊生影響著我,這些是無分年齡與人生經驗。當你感受到自己所做過的事情、所講過的話,對其他人有正面影響,自己都會開心和覺得是值得的。
人能否有動力繼續走下去,往往就靠著身邊的人互勵互勉、互相扶持。
人能否有動力繼續走下去,往往就靠著身邊的人互勵互勉、互相扶持。
9/10/2015
後記:雖然Constance已經離開了我們,但她那份精神將長存在我心中,作為我生活處世的座佑。
後記:雖然Constance已經離開了我們,但她那份精神將長存在我心中,作為我生活處世的座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