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的幾位同事都會到我的辦公室共晉午飯,貪其自成一角,可以暢所欲言。她們吃飯的習性與舊式茶客沒兩樣,總愛口啃著一口飽飯,手捧著一份精神食糧,好讓能發掘更多是非話題。
有次她們談及一單有關一名警察涉嫌在警局內強姦一名報案的女子,並查出受害者可能不止一人的新聞。當時其中一名已婚女同事便說了幾句令我反感的話,她認為受害者不應怕事,為何不在當下揭發事件,而要留待往後才報案,大有被姦女子也有責任之意。我心想她的丈夫雖是警察,也不用如此幫「親」不幫「理」。
五十步笑百步,我又何嘗不是這樣。近日向一名中七學生就大學選科提意見,她談及同區某中學有老師在公開考試前致電一些不可能合格的學生,「強烈勸喻」他們不要去應考,「造靚盤數」之心昭然若揭,當時我的反應是:應該不會只有一位老師這樣做,是該校的整體政策逼所有老師都這樣做,似在為該老師辯解多於中肯評價這種無良的行為,反而我的助理比我更有人性,直指那人根本沒有資格配稱為老師。
因職業故,人們總會為自己的職業「護短」,我看部分原因是為了平衡行外人不明對方實際工作性質的言語及想法,而作出的一種自我防衛行徑,若過火了便會對自己的工作有不盡不實的描述,甚至乎說出一些埋沒良心的話語;同樣,為了維護自己階層的利益,人們也常有過火的言行。
我的想法是,面對學生或年青人,要保存著一顆赤子之心,這樣對他們、甚至對自己,才最有益。
21/12/2008